關于平行志愿政策,我們說它就是投檔原則,也就是省教育考試院關于投檔問題的游戲規則。
省招辦在投檔時,首先考慮的是我投誰的檔案呢?解決這一問題的原則就是分數優先,先從高分到低分按學生的名次依次投檔。
第二個問題就是我確定了投誰的檔案,那么下來就是把它往哪個學校投呢?這就是它的第二個原則,叫做遵循志愿,也就是說我把某個學生的檔案按他的志愿中ABCDEF……順序依次投,先投A志愿,如果滿足則投進去,不滿足就看它的B志愿,如果滿足,則投進去,否則再看C志愿,依次類推。如果ABCDEF……九個學校都不滿足,則進入下一輪的征集志愿。
另外,大家要明白的是,投檔和錄取是兩個概念。兩個責任主體在執行,投檔是省教育考試院的工作和責任,而錄取是學校招辦職責。投檔是錄取的前奏和基礎,但并不意味著錄取。學校為了方便安排專業,一般會要求投檔比例,招100人,投檔105-110人,因此會有5-10人會被退檔。而平行志愿模式下,省教育考試院根據你的志愿方案只會正式投一次檔案,當你被投進某所學校但后來被退檔后,那么就只有進入征集志愿這一行列了。因此平行志愿情況下,避免投檔后又被退檔是各位決策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對于上述平行志愿,明略學業規劃研究院給大家帶來四個策略。
其一是定位準確。
所謂定位準確,就是我們在運用分數定位學校的時候要運用平均分差這一工具,因為只有當你的分數達到這個學校的平均水平時,你在選擇專業上才有優勢,我們明略研究院一直強調要優選專業,因此我們不僅要拿一定的分數選擇學校,還要考慮進這個學校的優勢專業,而一般情況下,這些學校的優勢專業不可能是該校錄取分最低的專業。另外,平行志愿實行,學校的分層明顯,什么樣的分數上什么樣的學校基本成型,因此很多大家追捧的學校分數線勢必提升,而提升到哪里去了呢,就會往平均分方向靠攏。基于上述兩個原因,我們主張在用分數定位學校時,要用平均分差這一工具。
其二是注意梯度
平行志愿給了我們多個選擇的機會,也就是試錯的機會,拿我們的分數去碰,看A志愿學校行不?行就投進去了,不行,再看B,行投進去,不行再看C,依次往下走。這樣以來,就要求我們在設計學校順序的時候,要注意學校的平均分差從高到低排列,即A志愿學校的分差最接近學生自身的分差,而B比A的要小一些,C比B的要再小一些,這樣依次往下降低。就會做到層層設防,確保有六個投檔的機會沒有浪費。如果不注意梯度的降低,ABCDEF……分差相等或者從小到大,這樣一來,如果A投檔不進,那么后面的也都投不進,因此就喪失了后面投檔的機會。
至于梯度怎么設計,到底是10分、5分還是2分、1分,我們認為,法無定法,不需要教條的規定,而是靈活處理。只要能體現出從高到低即可。當然,一般情況下學校的安排從高到低,即排在前面的學校錄取分高,后面錄取分低,但也存在這樣情況,前低后高!即A志愿的學校錄取分低,而B志愿的錄取分高。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雖然A志愿錄取分低,但學生更喜歡A志愿學校,更愿意去A學校去求學發展,那么這樣決策就是正確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認為,高考志愿決策過程中始終貫穿兩套邏輯,兩個道理,一個是升學的邏輯,一個是就業的邏輯。按照升學的邏輯設計志愿,那當然應當按照錄取分從高到低來安排學校,但按照就業的邏輯,學生更愿意去分數較低的某校,那么就應當把這個學校放在A志愿。因為選擇這個學校更有利于學生的大學學習及未來的優質就業!這就是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升學的道理,服從就業的道理!
其三是有條件的服從專業調配
為了避免投檔后退檔,服從專業調配一定要選擇。但我們提出的是有條件的服從專業調配,這條件是什么呢?就是學業規劃基礎上有專業定向。我們在設計志愿選擇專業時,一定要在前面學業規劃的基礎上選定相應的專業方向,比如建筑工程類專業,或者財經類專業,等等,這樣,學校招辦的老師在給你調配專業志愿的時候,就會看到該生有自己的專業定向,那么他們調配的話要么就會考慮在本方向上調配,要么會離本方向不遠。
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專業定向,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選擇或者所謂的冷熱搭配,那么就會給學校招辦的老師一個混亂的信息,他們也不知道你喜歡什么樣的專業,因此也就給你隨隨便便地調配一個專業罷了。這樣就很可能導致我們決策失敗。
其四是進校換專業
如果上面第三條策略用了,學校招辦還是沒有給你調配到合適的專業上去,怎么辦,只有爭取進校換專業了。這也就是第四個策略。因為前面我們通過學業規劃,通過專業、分數二元定位,選擇到了最適合于自己的學校,雖然沒有進到適合的專業,但我們可以通過進校后換專業來實現自己的決策目標。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第一個策略的運用確保自己進入到合適學校的合適專業。但在學校上可能就要后退一些才行。
如此以上四步,即是明略學業規劃研究院給大家帶來的關于平行志愿的萬全之策。
2021年明略高考志愿個性化輔導項目詳解:點擊鏈接
明略學業規劃咨詢熱線:028-85460780
明略地址:成都市武侯區科華北路99號四川大學國家科技園108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