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目錄、高校招生計劃都是家長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各式各樣的志愿指導專家也對各類專業、學校的選擇技巧津津樂道。我們認為,選擇當然很重要,不同的選擇,就會導致不同的學業路線,進而產生不同的發展狀態。但是,我們想提醒一下大家,選擇之外還有創造。
日前,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取消高考錄取批次應大膽往前走》(以下簡稱《取》),主張高考錄取時應當取消批次,在學生面前各高校應當平等競爭。但筆者認為,在相應配套措施未實施之前,對于高考錄取批次絕對不能簡單地一取了之。
近年來,隨著升學就業體制的市場化改革及社會經濟市場體制的不斷完善,高考志愿決策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認可。社會上高考志愿咨詢機構暴發式的出現就是最為典型的例證。那么,高考志愿決策在學生的人生發展中到底處于一個什么地位呢?我以為,它是人生質變的關鍵環節。
2月2日以來,自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先生談到關于新高考改革面臨的諸多問題后,這種憂慮的空氣就在輿論圈中不斷振蕩、擴散……,直到這兩天,《工人日報》就此還在發文提出要多聽聽不同的意見。對此,我以為我們不能僅僅喊幾句“畏首畏尾,身其余幾”壯膽式的口號應付過去,還應當認真對待秦先生提到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問題日益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相應地對該領域的人才需求也將呈現爆發式的增長。那么對于今天的高三學生來講,如何有針對性地設計志愿、規劃學業,使自己成為這一風口浪尖中幸福飛騰的豬豬呢?